新闻中心

如何通过编程从根源上提升孩子的语文成绩!

发布于:2020-03-20   热度:1624

2019年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说明指出,2019年北京市中考将对多个科目进行微调,但整体趋于稳定。在看似平稳的调整下,透漏出的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语文增考认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

在“基础·运用”中,增加了“认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其大致演变过程”的表述,强化对书法常识和书法欣赏的考查;在“古诗文阅读”中,增加了“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古诗文学习中,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从中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受到熏陶感染”的表述。

 

 

在语文中考试题中,加入对书法内容的考核,并明确表示,学生必须认识篆、隶、草、楷、行等五种字体。

 

这一次的中考语文改革,并不是独立发生的,它呼应着高考语文的改革方向。

 

早在去年中旬,关于高考语文的改革,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的温儒敏就发表过言论,称“未来高考语文试卷,就是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改革后的语文试卷,卷面字数将增加到1万字,同时阅读范围也将远超教材和一般学生的认知。也就是说,高考语文将会变得更难。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这是夸张之语,真是如此改革,得加重孩子多少负担,这和国家一贯的减负教育方针不符。

 

现实是残酷的,2018年的高考语文,成为了史上最难的一次。温儒敏总编的改革预言,以极快的速度得到了应验。

 

语文变难已经成了必然趋势,提升孩子的语文成绩,也变得比以往更为迫切。

 

 

提高语文成绩是要提高语文能力

 

 

 

 

语文考试,归根结底是“语文能力”的考核,这其中包括识字、用词、阅读、作文等多个方面。而最让家长头疼的,是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比如说阅读、作文。这一类题型涉及到许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孩子提高起来也有不低的难度。

 

要怎么提高孩子阅读和作文水平呢?温儒敏总编辑的言论其实给与了我们方向。

 

根据高考改革的方向,阅读,将不再是“嚼蜡式阅读”。考试更倾向于给予考生的,是从未读过的内容,以及必须当场理解的概念。在这种出题思路下,要是孩子还按照以往的学习思路,用题海战术“找感觉”,将会南辕北辙。孩子真正需要做的,是提高阅读所需的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

 

高考语文加大题量,还会出现一个潜藏的难题,孩子做题专注力成本增加。一直以来,语文都是一个十分需要专注度的科目。单调而冗长的学习周期,厚重而乏味的考试题目,都十分考验孩子的专注力。

 

所以,要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在完成传统语文课程学习的前提下,要更进一步究其根源,去提高孩子理解能力、逻辑思维、专注力。想要达到“专项突破”的效果,就需要让孩子接触一些不同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学科。

 

前些年火热的各类课外补习班,其实都会注重孩子的素质培养。比如说学习围棋不止步于学会,更注重的是培养孩子做事情的专注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从前只在高校、研究所里的学科,也逐渐被挖掘出了少儿教育价值。这当中走在最前沿的,应该要数少儿编程了。

 

现在,小学的孩子学习编程已然不是新鲜事。少儿编程教育发展速度之快,让许多家长都猝不及防。这个在短短时间就被国家教育部重点关注的学科,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

 

很多家长会发现,从小学习编程的孩子各科成绩都相对优秀。编程能让孩子各科成绩提高,是因为其对孩子核心素质能力的改造。即使是像语文这样表面上与编程不相关的学科,也会被编程所影响,而且这个影响是巨大的,从根源上的。

 

所以,学习编程能直接提高孩子语文成绩?

 

不是的,学习编程是教会孩子,如何理解,如何专注,如何严谨的、有逻辑性的思考,从而达到让孩子语文成绩提高的目标。

 

编程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理解,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语文学习中,字、词、句、段、章,等基础元素的组合复杂又多变,不能透彻的理解,解答题目根本无从下手。

 

而在少儿编程学习中,每一次完成编程,都会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学习编程需要孩子透过程序的外在表现,挖掘程序完成特定动作的原因。

 

就像孩子要学做一道菜,只知道成品的模样是不能学会的。孩子需要知道步骤,需要准备材料,还需要了解成菜的条件。

 

当然,编程比做菜严谨很多。孩子在编程的时候,首先需要理解编程的目标效果。需要让机器人行走,那为什么机器人会走动?需要让程序完成5位数计算,那为什么程序能完成数学计算?只有利用编程知识,真正地理解目标效果,才可能编写出合格的程序。

 

理解是编程中最常使用的能力之一。

 

所以,从小让孩子学习编程,让孩子在发育黄金时期不断地理解复杂程序,会十分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编程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作家西塞罗说过:“任凭怎么脆弱的人,只要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唯一的目的上,必能有所成就。”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就让孩子经常性地专注于一件事情,从而把专注变成一种习惯。这样去到考场上,压力、焦虑对专注力的影响才会最大程度削弱。

 

可是让天性好动的孩子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是很难的。孩子无时无刻都会对周边的世界充满好奇,上一秒还在做作业,下一秒可能就玩起手边的橡皮擦了。能让孩子养成专注习惯的事,必须对孩子有足够的吸引力。同时,还必须有益于孩子成长。

 

少儿编程的很多内容,对孩子有十足的吸引力。孩子在学习编程的时候,孩子会被调用两种不同的专注力:主动专注和被动专注。

 

因为编程十分严谨,孩子不主动集中注意力,是无法完成项目的。而编程以动画、游戏作为切入点,让孩子自然地、不用出力地就进入了专注状态。

 

如果每一次需要聚精会神的编程训练还不足以让孩子养成专注的习惯,那编程时,孩子所处的环境,会完成这临门的一脚。

 

想要提高专注力,环境本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学习编程的时候,孩子的世界只有任务里连贯的程序,就像在安静的图书馆看书学习一样,孩子被置身于一个单一的环境,注意力除了编程再无出口,自然心无旁骛。

 

在编程的训练中,孩子专注的习惯会被有效地养成。

 

编程如何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一个大脑考究事物顺序的过程。它讲究“先来后到”的原则。

 

就像写作文的时候,思考哪些应该先描述,哪些应该论证。哪个现象总结出哪个观点,又由哪个观点推测发生什么现象。这些都是逻辑思维。

 

如果孩子逻辑思维锻炼不够,在争分夺秒的高考语文考试中,被放在最后的作文,可能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文章。

 

那为什么编程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呢?因为编程也是一个强调先后顺序的过程。并且对于先后顺序要求得分外严格。

 

程序代码都有很强的因果关系,一但顺序被颠倒,编程逻辑被打乱,程序就会无法运行。

 

这是一个0和1的关系,编程语言前后关系遵守了语言逻辑,那么程序就写成了,得的是“1”。如果编程中某一模块混乱了,不成逻辑,那么就是“0”,不管前面付出多少努力,错误模块的顺序不纠正,程序怎么也无法启动运行。

 

所以,编程是一个十分强调顺序关系的学科,相对应的,他也十分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

 

想要提高孩子的语文能力,让孩子学习编程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纵观近几年来国家发布的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对编程教育的重视。编程已经迅速在义务教育中生根发芽。

 

处于信息时代,国家也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走在科技前沿,为国家未来智能化建设打下基础。学习少儿编程俨然成为了孩子们的新“起跑线”。

 

不久的将来,编程教育将会作为必修科目,进入到每一个中小学生的生活中,成为影响孩子升学的强有力因素!

 

所以,从小让孩子学习编程,为激发孩子大脑中的潜力,也为给孩子购买一张未来列车的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