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传统教育和机器人教育的区别在哪里?快进来涨知识啦!

发布于:2020-04-16   热度:1402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范围不断延伸,教育形态也更加多元,新兴的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在欧美、日本等国,青少年机器人教育普及程度很高,许多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育中,都把机器人教育纳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板块。

目前,我国机器人教育正在迎头赶上,一些省市已将机器人教育引入课堂。随着机器人教育走进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对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传统教育VS机器人教育

 

 

 

 

那么,对比传统教育,机器人教育到底有哪些优势,能受到这么多孩子们的热情关注与欢迎呢?

1、玩中学、学中玩

 
 

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但孩子们不愿意被逼着去学习,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探索、体会属于他们的世界则会更容易掌握知识。

通过动手实践会有一种满足感和自信心,即使失败至少尝试过。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渴望掌握书本上的或课外的知识,而且会更容易记住。

2、更好地发挥自我个性

 
 

孩子的个性可以从他们的日常行为中观察出来,也可以通过他们的作品呈现出来。机器人的组装可以给孩子们无限想象力,让他们自由发挥。

3、 了解物理知识,让学习更轻松有趣

 
 

在机器人的搭建过程中,会发现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有许多要修改的地方,比如机器人的结构,可能需要用到物理结构以及机械的相关知识,从这些方面对所组装的机器人进行优化改造。

例如:当观察到车子运行太慢时,我们得先检查结构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还是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其次检查是否是传感器影响了它的运行情况。

在进行实验时,还需要学习数学相关知识,比如:机器人运行的参数,常数值的改变,从而达到理想状态。

在给机器人加上其他模块时,比如:红外感应器,超声波传感器,避障传感器等,你必须具备物理以及编程知识,只有理论结合实践,他们才会特别感兴趣,并且在掌握的基础上创作更多作品。如果孩子们单纯去听老师讲解这些知识,容易觉得枯燥无味。

4、 实践中体会自我成就感

 
 

让一个刚刚接触机器人的孩子单独去组装机器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他们需要反复实践,花大量时间动手操作。在反复操作中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锻炼,简单的一次作品,或是一次比赛,对他们的人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5、激发孩子兴趣和学习能力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们会对所感兴趣的东西乐此不疲,即便受挫多次,他们都会努力做下去。

机器人是综合知识的实践产物,每一个孩子对机器人基本上都是零抵触心态,因为对机器人充满探索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使他们更希望这些机器产物带给他们科技的力量与惊喜,这种心态将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保持好奇心,增强学习能力。

6、团队合作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机器人的学习、竞赛是一种团体学习的过程,需要孩子们团结协作,包容其他成员的缺点和不足,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自己亲手去纠正错误。孩子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其效果比普通的教育方式更为有效。

随着机器人时代的逐步来临,机器人在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将会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伙伴,因此机器人教育带给孩子的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要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