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编程到底有什么用?知乎上的提问戳中广大家长的心!
最近微博上热搜话题#日本将编程列入小学必修课#从2020年起编程将作为小学必修内容加入理科教科书中。
这意味着日本所有小学生要从2020年起开始学习编程。据悉,美国、英国等国家,少儿编程早已进入小学标准必修课体系。
jasmine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提问者:“我和老公都不懂计算机,也不知道学习这个有什么用,是否真的对孩子会有帮助。” jasmine在知乎上看到很多类似的疑问,这也是很多家长朋友们一直纠结要不要让孩子学习少儿编程。
在我看来,编程不是非学不可的科目。但是编程确实即将是学子们未来学习中的一个重点。早些学编程,提前打好基础,对未来人工智能的时代更有毋庸置疑的竞争优势。
年前,也跟大家分享过一遍文章。建议没有看过的家长们,可以从文章下方推荐阅读里先看一看。
后台的家长跟jasmine分享,说她家老大中考那半年,每天都早起晚睡地复习,全家都跟着一起紧张。结果只考进一个普通高中。而她班里有个小男孩,因为拿过少儿编程比赛的奖项,直接被特招进了这最难进的重点高中。这下微信群里的家长们都炸了锅了,很多家长纷纷后悔,没让孩子早学习编程。
这样实际的例子身边有很多很多,学编程的孩子,中考能加分,那么高考呢?当然,享受一本降30分和保送北大清华的待遇。
2017年,浙江、山东等地把编程正式升级为高考科目,跟物理等学科并列;2018年,教育部公布高中新课标,编程、计算思维成为必修内容。从高考和国内教育的风向来看,编程将成为下一个“奥数”。
同时,每年都会有一批学生通过保送、或者降分进入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国内顶尖高校。其中有很多孩子是凭借在信息学奥赛的出色成绩,获得名校的保送资格。
就是说,如果孩子能进入省队并打进NOI前50名,进入国家集训队,就可以保送清北。
如果只拿到省一还可以参加清北的竞赛营,在竞赛营中取得好成绩,也有机会获得降分协议或者自招资格。
要是觉得北大清华门槛太高,别担心,上交、北航、浙大和复旦要求省一就可获得自招的资格。北邮、中科大、电子科技大学等学校每年在自主招生时也会全力招收NOIP优秀选手。

最近一期播出的节目《了不起的孩子》中,有这样一个小男孩。他叫王浩瑜,今年只有7岁,却完成了一项不可思议的挑战——75秒内听算100道三位数运算,要求是只听,不看。
在这样的条件下,许多成年人连字幕都看不过来,这个小男孩却轻松地完成了这个挑战。

近期的《最强大脑》中,年仅13岁的凡正阳与985、211的高校生们同台竞技。他凭借不可思议的运算能力,把各路高手一一淘汰,一路高歌猛进,取得了匪夷所思的成绩。
现实生活中,一些能力出众的孩子,并不一定都是与生俱来的。他们也需要后天的学习,也需要后天对大脑的锻炼。一个孩子在某个领域到底有没有天赋,是在孩子大脑得到锻炼后才能看得出来。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逻辑清晰、办事干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快;而有些人却说话词不达意,做事颠三倒四,缺少创新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的差距。
那些能够把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逐步拆分,再形成有规律的简单步骤的能力,就是编程思维。就是说,学编程,锻炼思维能力。
无论是教育政策的趋势,还是时代技术的发展,所有这一切都证明,编程正是未来精英的通用语言,计算思维将成为未来人才的必备素养。那些从小就能熟练掌握编程技术的孩子,起跑线比普通孩子超前了一大截,谁更有可能成功,不被社会轻易淘汰,这是显而易见的。
“
正如芬兰前教育部长说过,“在未来,如果你的孩子懂编程,他就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如果他不懂,他只是使用者”。
”
通过编程的学习,孩子得到的远远不只是简单的代码编辑技巧,更多的是编程思维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