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15岁男孩从国外扛回15000只口罩:孩子身上这四种特质,比成绩更重要

发布于:2020-02-21   热度:1280

 

赵珺延,是上海一名15岁的初二学生,在今年过年期间,他前往位于印尼雅加达的舅舅家过寒假。
可刚去没几天,就传来了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疫情,而他的家乡温州很快也成为了重症区。
他的舅舅知道后,立即在当地搜集医用口罩,两天后,他们搜集到了1.5万只,可是准备要运送的时候,却发现航班陆续停飞,口罩无法运送出去。
看着家乡的疫情越来越严重,他们着急不已。
后来赵珺延对舅舅说,自己人肉带回去,舅舅不放心地劝阻,可赵珺延却很坚决,最终说服了舅舅和妈妈,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他和舅舅将口罩装在行李箱中,装了整整5个大行李箱。
赵珺延带着这5个行李箱踏上了回国的路。
15岁的男孩,一人拖着5个行李箱,在周围人的协助下,才顺利通过了海关。
到了上海后,需要将口罩拉去快递在机场的预定集合地,他找来两个推车,分别装上行李箱,先将一个推至前面,然后回头再去推第二个,就这样,500多米的距离,来回奔波了好多次。
之后整整等了两个多小时,快递终于接收了口罩,他也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的行为让很多网友赞叹不已,有网友说: “这样的孩子太优秀了! ”
他的老师更是说,他是一名勇敢有担当的好少年。
其实,在他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到,一个优秀的孩子,应该具备的四种特质。

独立自主

在大人们面对口罩无法运送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15岁的孩子,心中却早已做好了决定,要自己人肉扛回。
他明白一个人从国外带回口罩,路上会遇到很多麻烦,可是他却毫不退缩,因为他相信自己有独立的能力。
所以在舅舅劝自己的时候,他很坚决地拒绝,选择迎难而上,勇敢地去面对。
美国教育家罗伯特博士曾说:
现代孩子教育有十大目标,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独立自主性,因为这决定了一个孩子是否拥有勇敢的品质。
前段时间,河南焦作有一名10岁的男孩,收获了无数人的点赞。
他的爸爸是警察,妈妈是护士,在本次抗击疫情中都奔赴一线,家中只剩他一人。
一个10岁的孩子一人在家,想想都不放心,然而曲恩泽却出乎我们的意料。
他自己做饭、写作业、上网课,当家中缺物品的时候,他带上护目镜和口罩独自去购物。
即便被父母留在家中,他也没有怨言,而是说:
“我并不觉得爸爸妈妈把我留在家里是件讨厌的事,他们的工作是为了人民,我觉得爸爸妈妈是我学习的榜样。 ”
虽然独自在家,可是他却不害怕,因为他能照顾好自己,更明白父母工作的职责。
因为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他明白无论发生什么,自己都能去面对。而 这样的孩子,想不优秀都难。

勇于担当

大多数孩子在小的时候,喜欢凡事依靠父母,而赵珺延却特别有担当。
他明白国内疫情的严峻,也明白一路上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
但他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是他的责任。
余秋雨曾说: 男性的第一魅力是担当。
确实,只有有担当的人,才能承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名9岁的男孩杨宇轩,从小父母离异了,他跟着父亲一起生活。
然而不幸的是,他的爸爸、爷爷、奶奶先后身患重病,需要人照顾。
9岁的杨宇轩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承担起了照顾全家人的责任。
每天,他早早起床,为家人做好早餐,照顾家人吃完,打扫完家务,再去上学。
回家后也如此,做饭,照顾家人吃,再做作业。
面对每天的辛苦,他没有任何的抱怨,而是笑着说:
“我会做饭、洗衣服、喂鸡、擦玻璃、拖地、扫地、刷碗。 虽然有点累,但我不怕,我有力气。 ”
他明白,小时候,全家人照顾自己,可是如今家人需要自己的照顾,自己就必须勇敢担当,肩负起这份责任,照顾好家人。
著名的高级育婴讲师齐丽娟曾说:
一个有担当的孩子,在以后生活中也会去帮助别人,从而奠定自己的好人缘,也会使自己更加优秀。
不是所有人在身处逆境时都有责任心的,而是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唯有那些有担当的孩子才会有责任心。
小到照顾家人,大到为国家出一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一个孩子来说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太重要了,因为这决定了在关键时刻,孩子能否解决眼前的困难,达成自己的目标。
而对赵珺延来说,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只要自己肯动脑筋。
面对5个大行李箱,他知道自己一个人很难过海关,于是找了4个同行的乘客,请他们帮忙过海关,将行李箱带上飞机。
如此,行李箱才没有被扣下,赵珺延得以顺利将15000只口罩带会国内。
儿童心理学家曾说: 一个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未来就越容易成功。
前段时间,美国一名9岁的小男孩戴恩,因为会解决问题而改写了家乡一项有100多年历史的法律条文。
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法律条文中,有条法令明确规定: 禁止向人、动物、建筑物、树木、车辆以及任何公共、私人财产投掷石头和飞弹。
而孩子们喜欢玩的雪球正好被列为飞弹中的一种。
冬天下了很大的雪,戴恩很想去打雪仗,可是打雪仗是违法的,于是他想改变这个条文。  
为了改变条文他想到了具体的办法,他先了解了具体的条文;
之后写了一封长信,并让同学们联合签名;
最后在听证会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最终这条不合理的条文被成功修改。
其实,对一个孩子来说,时刻都需要用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只有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在遇见任何麻烦事的时候,不会逃避和退缩,从而达成目标。
只有拥有了这样的能力,孩子在未来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不怕吃苦

赵珺延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能力,那就是不怕吃苦。
下了飞机,一个人拖着5个大行李箱,将行李箱送至快递接送点,大冬天,一个人整整站在路边等了2个多小时。
整个过程,他没有一丝埋怨,而是逼着自己加快速度,希望将口罩在最短的时间内寄到家乡。
雨果说,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
而一个孩子,只有愿吃苦、敢吃苦、能吃苦,意志力才会变得更坚强。
之前,在2019年清华大学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清华大学校长在讲话的时候,表扬了云南宣威阿都乡的一名学生林万东。
林万东以713分的高分,进入了清华大学,可是他的家庭情况却不容乐观。
他的父亲有腰伤,无法干重活,全靠母亲在工地搬砖背沙来养活一家人,为了帮助母亲,减轻家里的负担,高考结束后,林万东也到工地陪母亲一起赚钱。
其实这对林万东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每次只要放寒假或者暑假他都会去给母亲帮忙。
因为从小能吃苦,慢慢养出了顽强的意志力,也正是这份顽强的意志力,让他进入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
意志力能让一个人在做任何事的时候,无论过程多累、多难,都会努力到最后一刻。
赵珺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孩子身上所具备的能力,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就要培养出孩子的这些能力,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教育家史蒂夫在《养育男孩》一书中写道:
男孩成长为坚韧、有责任感的男人,需要坚定、友善的领路人。
父母要为儿子扬起生命的风帆,开辟精彩的人生航程。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们要引导孩子,让孩子慢慢拥有这些特质,从而变得越来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