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展望2020 以及未来机器人技术变革与市场之变化

发布于:2020-03-27   热度:1395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科技发展中,机器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无人机、区块链等已经成为了众人皆知的亮点,现在让我们在2019年以及之前的历史发展中们展望2020以及未来机器人技术变革与市场之变化。
 

10、“活体”机器人带来的恐惧与实现关键

2020刚刚开始不到两周,美国研究机构就给我们(人类)带来了震撼: 1月13日,美国研究人员以单个细胞为材料制造出一款“活体”机器人,这种可编程有机物可以向指定目标移动,被切开后还能自我修复。
如果真的能“制造”活体机器人,那未来所有的科幻都将变为现实,但其实,活体机器人最关键的地方在于: 能否打通生物与计算科学这任督二脉。 目前的生物学就像基因一样,虽然似乎触及到了人类生命秘密的核心,但是远远不能用二进制来表示。
也许,量子计算实现的那一天,能够用计算科学去演化生物科学,但是也许需要换一种体系架构。
因此,所谓的“活体”机器人短时间内不足为虑,无需过分惊慌,况且目前还只是论文理论阶段。

9、机器人的自我意识

2019年机器人行业讨论最多的危机之一是机器人的自我意识,如果机器人拥有了自我意识,相当于成为了“人类”,有了属于自己的大脑和思维,那对人类的威胁可想而知,这也是科学家们一直致力约束的“伦理”。
但是,我们认为,在目前的计算机器人范畴中,机器人还不太可能拥有自我意识。 因为,二进制机器人永远都属于数字生命,哪怕出现偶尔的Bug,也能修复。

8、波士顿机器人能否突破成为另一个AlphaGo

说到机器人,波士顿人形机器人是不得不说的主角,它已经给了我们好几次惊喜。
从2018年底的后空翻和三连跳,到2019年晨跑、花式搬箱子、过独木桥、360°翻跟斗。
似乎波士顿机器人离爆发越来越近,但是似乎总是差那么一点,还不能达到与AlphaGo引爆AI浪潮到大面积落地应用的地位。 那么2020,波士顿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但愿不再是那些花花绿绿的动作了。

7、儿童机器人的持续问题

儿童机器人在2018年火爆了一年,是因为整体陈本得到了大大的下降,可是经历一波山寨野蛮式生长,似乎再也找不到方向,除了优必选等少数品牌还有声音外,其他基本走的是默默无闻的低端路线。
这是中国特色,或者说深圳华强北特色的悲哀,只管拼价格,抢市场。 不注重品牌,没有深入的研发和持续而长久的规划。 导致曾经火爆的儿童机器人昙花一现。
曾经得到百度重视和支持的AI儿童机器人也基本上被百度放弃,转向了AI智能。
儿童机器人其实最大的核心在于教育与AI,教育是人类永恒的市场,AI也是可以有这无限的进化与追求,可是,一手好牌,却没法继续打下去。

6、AGV自动化仓库将成为主流

可以说,快捷的电商已经普及到发达国家和比较发达国家了,能成为消费者的最爱,最重要的一点是其物流。 而进入2019,同时经过2019年AI与AGV的融合发展,AGV已经成为各大电商自动化仓库的标配,从美国的亚马逊,到中国的天猫、京东等一线电商平台,只要是涉及到有一定规模的自营仓库,基本都会部署AGV,而且是与AI、智能仓储深度结合的AGV。 2019年初机器人网曾探访的无锡村田,一个几千平米的电池仓库都采用了AVG,当时厂房说在2019年还将继续规模化。 而同时AI四小龙旷视科技高层透露,他们早就与国内一流电商平台进行了深度合作,可以在几万平米的仓库中只需十来个管理人员,其余全是自动化AGV。
而从网易考拉二三线电商平台的部署来看,AGV已然成为电商仓储行业的标配。
未来,随着更多定制化方案的推出和市场的推进以及价格的普及化,在2020年以及接下来的三年内,各类仓库都将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也就是AI-AGV化,AI仓库将成为仓储行业未来5年的主流。 这也将是AI行业与AGV行业的爆发期。
全世界最厉害的电商除了亚马逊,就是中国了,面对这么庞大的市场,又有多少AGV产品与企业呢? 机器人网为此整理了国内外AGV企业的一些数据:
以下是国内部分AGV机器人企业融资事件汇总
 
国外部分AGV机器人企业在中国市场战略布局

5、协作机器人将成为工业4.0的一部分

随着协作机器人在中国市场应用的铺开,可编程的协作机器人将逐渐成为未来智能工厂的标配,从而减少大量的劳动力,使工厂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这也将成为中国工业4.0进程中的一部分。
其中,据统计,丹麦的优傲在全球已经卖出4万多台,在中国市场占有40%以上。 然而全球最先进的十大协作机器人(排名不分先后)依然没有中国制造:
  1. 安川Motoman的MH12

  2. 优傲机器人的UR系列

  3. ReThink Robotics的Baxter和其年轻的独臂“兄弟”Sawyer

  4. Pi4的WorkerBot

  5. Nachi Fujukoshi的MZ04e

  6. KUKA的LBR iiwa

  7. Kawada Industries的Nextage

  8. F&P Robotics的Rob1R

  9. Bionic Robotics的BioRob

  10. ABB的YuMi

4、服务机器人遍地开花

在AI的浪潮下,中国的服务机器人终于找到了应用落地的基石,其中要包括各种餐厅服务机器人以及炒菜机器人。 在服务机器人方面,一个最新快速崛起也比较出色的公司是猎豹移动。
酒店服务机器人、图书馆机器人、餐饮行业机器人已经取得了实际的应用成果。
其中,猎豹移动,在工具行业整体下滑及国内广告行业疲软的态势下,实现总收入9.2亿,其中移动娱乐业务收入达5.32亿,同比增长6.9%,AI机器人业务收入达3475万,同比增长88%; 同时本季度公司实现Non-Gaap净利润4.9亿,同比增长152%。
而餐饮明星海底捞的服务机器人的铺开,将为2020年服务机器人市场开启新的思维。
两轮平衡车的蜕变与野心
在消费机器人领域,最惹人注目的当属九号机器人推出的两轮平衡车S-Pod。
S-Pod的创新让人眼前一亮,摆脱了以前那种只是年青一代耍酷娱乐的平衡车,这种处于小汽车与电动车之间的设计确实是一大创新。
它不仅可以平衡以往各地政府对平衡车的安全担忧,更是平衡了消费者的舒适性考虑。 而另一方面,这种形态的平衡车,似乎是一种理想的城市低速交通工具。 能否打破市场与安全平衡,掀起一股城市新代步之风,就看九号机器人的策略与野心了。
可惜的是,S-Pod要2021年才能正式上市,恐怕在一年之内,估计有很多类似的产品就会打破这个市场的平衡。
九号机器人成立于2012年,2014年获得小米、红杉、顺位等资本共同注资8000余万美元。

3、机器人平台化

对于商业来说,以往人们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
 
但是,当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这种格局似乎也在发生改变,真正伟大的企业已经着眼于平台的搭建,而不仅仅是标准而已。
 
其中,英伟达发布全新Isaac SDK,希望建立统一机器人开发平台。
 
2019年12月18日举办的GTC CHINA 2019大会上,英伟达(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宣布了全新版本的Isaac(应该取自艾萨克·牛顿)软件开发套件(SDK),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机器人开发平台,提供更新的AI感知、仿真、操控功能。
 
Isaac SDK套件包括提供应用程序框架的Isaac Robotics Engine,预先构建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算法、库、驱动程序和API Isaac GEM,用于室内物流的参考应用程序,以及提供导航功能的Isaac Sim(首个版本)。
 
英伟达表示,全新的Isaac SDK可以大大加快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初创企业和制造商开发和测试机器人的速度,使机器人能够通过仿真获得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感知和训练功能,从而可以在各种环境和情况下对机器人进行测试和验证,从而节省成本。
 

2、与AI结合,机器人拥有智慧“大脑”的局限性

在AI爆发前,机器人还仅仅是自动化机器人,自从AlphaGo围棋战以后,机器人也被注入了AI大脑,拥有了智慧。
 
机器人与AI的结合,是大势所趋,勿须多加分析,只是,未来的机器人有多智慧,目前看来总是绕不开当前的有限科技模式,除非有新的“计算”模式诞生。
 

1、机器取代人还是统治人

机器人,机器人,人类发明机器人的最终目的是要在某些领域代替人类不能做(能力)到或者做不到(效率)。
 
2018年6月,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表示: 富士康将于5年内裁员80%,如果做不到,那么10年肯定可以。
 
时间已经过去1年多了,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富士康员工数量约66.7万多,相比2018年的80多万,已经减少了约16%。 如果和2012年相比(员工数量超过120万),富士康员工数量已经接近腰斩。
 
很显然,富士康由机器替代员工的计划,是在稳步推进中的。
 
其实不止富士康,很多企业都正在或计划使用用机器代替员工,比如2015年东莞就诞生了当地首个“无人工厂”,厂里10条生产线的全部工作都由机械臂承担,而每条生产线只需3名工人负责巡检。
 
因此,未来,机器取代人,在某些人工领域,确确实实是要发生的。 这也是人类发明机器人的初衷。
 
但是,对于机器人可能统治人的担忧,在二进制计算模式的数字机器人时代,应该不可能发生。